IMG_0673.JPG学术会议一直是我们作为苦逼的博士生们和各学科大牛们套磁social,和其他相同方向或领域的战友们交流的平台,这样的机会基本上每年大家都想试上几个,给自己枯燥的小村学术生活带来点色彩、乐趣和追求。其实,仅仅以我之前在美国历史学界的投会议经历,感觉这些会议基本上对于serious的学生的proposal都是来者不拒的。其原因有好几个,frankly speaking,每个学科领域都想壮大自己的声势,而更多的panelist以为着第一,更多的会议内容可以吸引更多的参与者,第二,更多的会议费用和入会费用,也可以壮大声势,第三,方便新老交替,互通有无,所以这些会议一般情况是欢迎研究生投会议的,甚至于碰到有的非常nice的会议,甚至会主动提供一些资助帮助研究生参会。但有些会议则由于太有名了会经常拒绝proposal。

我今年就碰到了这样的尴尬,说出来也是分享下自己的感受和心得。AAS(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) 是一个在亚洲研究领域大名鼎鼎的会议,其作为地区研究的跨学科大型会议,一直是高水平高要求的代名词。当然说他难投也并不是绝对的,其对organized panel的接受率一直在60%-70%左右。今天夏天我和小A,B,C,分别来自美国公立顶尖,私立顶尖,台湾顶尖的中国研究的博士生还有postdoc组了一个民国时期农业现代化的panel。说实话,这个panel对我们来说真的很有趣,我们从农机、农业化学(农药)、农业气象、育种与推广,四个方面来剖析民国时期的现代化,这在之前任何一次中国研究、亚洲研究的会议上都是很少见而且我们认为也是很必要的,我们还请了西海岸顶尖的西方学院的教授愿意chair我们的panel,大家写proposal,教授提意见,我们再修改,折腾的好不热火,终于提交了,满以为肯定应该接受了,毕竟参与者背景非常diversified,研究方法也很全面,农业话题虽然是小众话题但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却是underrepresented,大家都在计划咋去DC了,却收到了邮件“we were not able to include your proposal in the program. ” 说实话都蒙了,大家都搞不明白为什么,想去邮件问问为啥把,再一读信,人家已经让你免开尊口了,“we hope you understand that the committee is unable to provide detailed, individual letters of explanation for every proposal that was not accepted.” 总有好友安慰说没事这次只是unlucky, 我是从来不信的。其实人生中哪有那么多的unlucky? 如果你的人生一直是unlucky 你要问问自己为什么每次都是我?我能做些什么让自己更luck一点?想来,其实不入选也是有理由的,中国话题在亚洲研究已经讨论的太多了,现在人家更喜欢玩新兴的东南亚、南亚研究。同时4个博士生组成的panel有什么意思,没有faculty你们能搞出来什么名堂?又或是农业话题从来就不是个主流话题,每次看看AHA农业历史的panel都是在最后一天,三五个听众的边角料时间,就明白牺牲我们也是情理之中了。其实发牢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,玻璃心也不是我发这篇文章的心态,我想表达的是更坚定地做自己喜欢的话题的决心。很多人在做的研究都不是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议题,很多也不为诸如AAS这样的大树放在眼里,但这不意味着我们的研究是没有价值或是按照neo-liberal们的说法“just less valuable”。

我还是会去别的大型会议投这个农业议题的,世界这么大,你不要我,他不要我,但总有要我的地方,放开心胸,可以做的更好,这样你会让那些曾经否定你的人明白, they were just unlucky because they did not choose you。